【艺术三万年】神秘而遥远的西域传奇之『向佛陀奉献』
游牧贵族向佛陀奉献
译文内容简介
这幅壁画描绘的是两个游牧贵族在向佛陀奉献金银财宝,这是新疆吐鲁番绿洲柏孜柯里克32号石窟的回廊上一幅壁画的一部分。
艺术三万年(D496):游牧贵族向佛陀奉献
2017-05-19 Phaidon art30000
国家:中国
名称:游牧贵族向佛陀奉献 (Normadic Nobles Making Offerings)
媒介: 壁画
艺术家:无名
尺寸:160X135厘米 (高X宽)
地点:亚洲艺术博物馆,柏林
时期: 高昌王国 (Khocho Kingdom)
年代: 约公元1000年
作品介绍
这幅壁画描绘的是两个游牧贵族在向佛陀奉献金银财宝,这是新疆吐鲁番绿洲柏孜柯里克32号石窟(译者注: Bezeklik,亦称勒柯克(Le Coq)石窟,它始凿于南北朝晚期,为高昌地区的佛教中心。其佛洞现存57个,其中40个还存有壁画,内容大多描述佛教故事及佛像,其中还有摩尼教洞窟、壁画,是世上少有的保留摩尼教文化场所。它也是吐鲁番现存洞窟最多、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)的回廊上一幅壁画的一部分。整个壁画描绘了佛教香客来此拜佛奉献的场景,画上有梵文题字:“我是一个商人,特向佛奉献大象、马匹、金子、女仆、珍珠和宝石,并为佛陀修建花园和公园,以此求得古代七佛的祝福”。 画中有红色的帘子,与珠宝、佛珠和流苏一同悬挂着,构成了壁画的上部边缘。
这幅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的壁画是在柏孜柯里克,或甚至是在整个吐鲁番绿洲发现的佛教壁画中最好的一幅,其风格和西南边700公里处库车(Kucha)绿洲的克孜尔千佛洞(译者注:Kizil Caves,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,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,大约建于公元3世纪,止于公元8~9世纪,是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)以及附近其他佛洞中的壁画风格相近,不同的是这个32号石窟中还包括本地香客。其中的中国绘画风格影响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,一是对轮廓线的处理方式,二是缺乏立体感,三是对鲜艳色彩,特别是斗彩,如红色和酸绿色的运用,这些都算是这个时期的艺术特点。
柏孜柯里克石窟的佛洞壁画是阿尔伯特·冯·勒柯克(译者注:Albert Von Le Coq,生卒1860年-1930年,德国探险家,二次前往中国新疆吐鲁番进行探险活动)在第二次前往吐鲁番探险时发现的,并在20世纪初对柏孜柯里克石窟壁画进行了切割并运回德国,不幸的是这些壁画中的大部分在二战时被盟军轰炸毁坏。
译介传播艺术,每日坚持一篇
艺术是人类文明的起点,文明需要艺术,艺术传播文明。《艺术三万年》是美国Phaidon公司编辑的人类在过去三万年间的艺术精品集,共有作品1000件。 画册精美,内容精湛,但目前只有英文版,不便国内读者欣赏阅读。本人因此每日翻译一篇,希望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全文译出。本公号纯属艺术传播,无任何商业目的。
有何建议或批评,请与版主联系,邮址为:frazerxia@icloud.com
订阅《艺术三万年》微信公号,请长按或扫描下图:
热门评论